報告類型: 【濾波線圈檢測】電子報告、紙質報告(中文報告、英文報告、中英文報告)
報告資質: CMA;CNAS
檢測周期: 3-10個工作日(特殊樣品除外)
服務地區(qū): 全國,實驗室就近分配
檢測用途: 電商平臺入駐;商超賣場入駐;產品質量改進;產品認證;出口通關檢驗等
樣品要求: 樣品支持快遞取送/上門采樣,數量及規(guī)格等視檢測項而定
檢測報告圖片
1.漏感的重要性
漏感是如何形成的呢?緊密繞制,且繞滿一周的環(huán)形線圈,即使沒有磁芯,其所有磁通都集中在線圈“芯”內。但是,如果環(huán)形線圈沒有繞滿一周,或者繞制不緊密,那么磁通就會從芯中泄漏出來。這種效應與線匝間的相對距離和螺旋管芯體的磁導率成正比。共模電感線圈有兩個繞組,這兩個繞組被設計成使它們所流過的電流沿線圈芯傳導時方向相反,從而使磁場為0。如果為了安全起見,芯體上的線圈不是雙線繞制,這樣兩個繞組之間就有相當大的間隙,自然就引起磁通“泄漏”,這即是說,磁場在所關心的各個點上并非真正為0。共模電感線圈的漏感是差模電感。事實上,與差模有關的磁通必須在某點上離開芯體,換句話說,磁通在芯體外部形成閉合回路,而不僅僅只局限在環(huán)形芯體內。如果芯體具有差模電感,那么,差模電流就會使芯體內的磁通發(fā)生偏離零點,如果偏離太大,芯體便會發(fā)生磁飽和現象,使共模電感基本與無磁芯的電感一樣。
2.共模電感線圈綜述
濾波器設計時,假定共模與差模這兩部分是彼此獨立的。然而,這兩部分并非真正獨立,因為共模電感線圈可以提供相當大的差模電感。這部分差模電感可由分立的差模電感來模擬。為了利用差模電感,在濾波器的設計過程中,共模與差模不應同時進行,而應該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做。*先,應該測量共模噪聲并將其濾除掉。采用差模抑制網絡(Differential Mode Rejection Network),可以將差模成分消除,因此就可以直接測量共模噪聲了。如果設計的共模濾波器要同時使差模噪聲不超過允許范圍,那么就應測量共模與差模的混合噪聲。因為已知共模成分在噪聲容限以下,因此超標的僅是差模成分,可用共模濾波器的差模漏感來衰減。對于低功率電源系統(tǒng),共模電感線圈的差模電感足以解決差模輻射問題,因為差模輻射的源阻抗較小,因此只有極少量的電感是有效的。盡管少量的差模電感非常有用,但太大的差模電感可以使扼流圈發(fā)生磁飽和。
3.用LISN原理測量共模電感線圈飽和特性的方法
測量共模線圈磁芯(整體或部分)的飽和特性通常是很困難的。通過簡單的試驗可以看出共模濾波器的衰減在多大程度上受由60Hz編置電流引起的電感減小量的影響。進行此項測試需要一臺示波器和一個差模抑制網絡(DMRN)。*先,用示波器來監(jiān)測線電壓。按如下方法從示波器的A通道輸入信號,將示波器的時間基準置為2ms/div,然后將觸發(fā)信號加在A通道上,在交流電壓達到峰值時會有線電流產生,此時濾波器效能的降級是意料中的事情。
4.E形鐵芯結構
另外還有一種共模電感線圈,它比環(huán)形磁芯線圈更易繞制,但比壺形鐵芯線圈的輻射更厲害,E形鐵芯線圈共模磁通將外部引線上的兩組線圈都聯(lián)系在一起了。為了獲得較高的磁導率,在外部引線上應沒有空氣隙。另一方面,差模磁通將外部引線和中心引線聯(lián)系起來。
檢測報告有效期
一般濾波線圈檢測報告上會標注實驗室收到樣品的時間、出具報告的時間,不會標注有效期。
檢測費用價格
需要根據檢測項目、樣品數量及檢測標準而定,請聯(lián)系我們確定后報價。
檢測流程步驟
檢測機構平臺
百檢匯集眾多CNAS、CMA、CAL等資質的檢測機構遍布全國,檢測領域全行業(yè)覆蓋,為您提供濾波線圈檢測服務。具體請咨詢在線客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