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B/T 35966-2018《高技術服務業(yè)服務質量評價指南》基本信息
標準號:
GB/T 35966-2018中文名稱:
《高技術服務業(yè)服務質量評價指南》發(fā)布日期:
2018-02-06實施日期:
2018-09-01發(fā)布部門:
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檢疫總局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提出單位:
全國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(SAC/TC 264)歸口單位:
全國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(SAC/TC 264)起草單位:
中國標準化研究院、中國科學技術發(fā)展戰(zhàn)略研究院、中國計量大學起草人:
王東升、曹俐莉、曾毅、侯非、陳鈺、楊朔、程永紅、李涵、萬福*、張雨辰、靳宗振中國標準分類號:
A12供應與使用關系國際標準分類號:
03.080.01服務綜合GB/T 35966-2018《高技術服務業(yè)服務質量評價指南》介紹
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(jiān)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(lián)合發(fā)布了《高技術服務業(yè)服務質量評價指南》(GB/T 35966-2018),該標準于2018年2月6日發(fā)布,并于同年9月1日正式實施。
一、基本原則
1、顧客導向:評價應以顧客需求為中心,關注顧客滿意度。
2、系統(tǒng)性:評價應全面考慮服務的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和方面,確保評價的完整性。
3、科學性:評價應基于科學的方法和工具,確保評價的準確性和可靠性。
4、持續(xù)改進:評價應促進服務質量的持續(xù)改進,提高服務水平。
二、評價指標
1、服務能力:包括服務提供者的專業(yè)能力、技術能力和創(chuàng)新能力等。
2、服務過程:包括服務的響應時間、服務流程的合理性和便捷性等。
3、服務結果:包括服務的準確性、可靠性和有效性等。
4、顧客滿意度:包括顧客對服務質量的滿意程度和忠誠度等。
5、服務改進:包括服務提供者對服務質量問題的識別、分析和改進能力等。
三、評價方法
1、定性評價:通過訪談、問卷調查等方式,收集顧客和服務提供者的意見和建議,進行定性分析。
2、定量評價:通過收集和分析服務過程中的數據,進行定量分析,得出評價結果。
3、綜合評價:結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,對服務質量進行全面、客觀的評價。
四、評價程序
1、確定評價目標:明確評價的目的和范圍,確定評價的指標和方法。
2、數據收集:通過問卷調查、訪談、觀察等方式,收集評價所需的數據和信息。
3、數據分析: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、分析,得出評價結果。
4、結果應用:將評價結果反饋給服務提供者,指導其改進服務質量。
五、評價結果的應用
標準強調了評價結果的應用,指出評價結果應作為服務提供者改進服務質量的重要依據。服務提供者應根據評價結果,識別服務質量問題,制定改進措施,持續(xù)提高服務質量。
檢測流程步驟
溫馨提示: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使用,更多檢測需求請咨詢客服。